成都的“非遗外交”:文明对话让友城合作更有温度
“当贝多芬的音乐与金沙的太阳神鸟相遇,我们找到跨越时空的共鸣。”德国波恩市副市长乌苏拉·索特站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青铜器展柜前感叹道。
4月16日下午,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参会嘉宾先后走进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郫都区战旗村等地,探访成都城乡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密码”。
“这些黄金面具虽薄,却承载着千年智慧。”波恩副市长乌苏拉·索特在金沙遗址展厅驻足良久,“2025年是贝多芬诞辰255周年纪念,我们希望邀请成都艺术家创作融合古蜀元素的音乐,在波恩音乐节上奏响。”
金沙遗址与德国波恩的文化合作早有渊源。2024年,波恩雕塑家任戎的作品《幻变·创世》落地天府绿道。
这里的文物展示方式令人震撼,游客能“穿越”遗址现场。“当灯光聚焦在青铜立人像的眼睛时,我仿佛看见古蜀祭司正在与我对视。”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城市生物多样性中心主任英格丽德·库切说,回去要把太阳神鸟纹样推荐给大家。
“搅拌豆瓣酱需要耐心,就像城市发展一样。”英格丽德·库切体验郫县豆瓣的翻晒工艺时说。郫县豆瓣作为四川特色美食,已成为当地标志性特产,也是战旗村的代表性产业。嘉宾一行来到这里,近距离观看制作过程,了解每一个工序的细节与精髓。
“这里让我想起曼彻斯特的乡村计划。”英国曼彻斯特市议会城市政策部首席政策官丽莎·特纳指着村里的民宿集群感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成都的“生态+产业”模式值得借鉴。“这次大会上,曼彻斯特与成都建立了友好城市合作关系,希望此次签约可以深化友谊,加强两地在科技研发、产业创新等领域的资源对接。”
从贝多芬到太阳神鸟,从豆瓣工坊到智慧乡村,成都以文化为轴,串联起全球244个友城的合作网络。嘉宾们纷纷表示,巴蜀文化让他们感到震撼,希望未来友城间合作更有温度,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变得可感可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