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预护性保护+高科技护航 守护三星堆-金沙遗址文化遗产

2025年04月21日 09:01

古迹遗址,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面对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该如何预防和保护?4月18日,第42个国际古迹遗址日,“守护三星堆—金沙遗址”主题活动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专家分享了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应对,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也发布遗址守护者招募计划以及微公益倡议书,呼吁更多人加入对遗址的关心和保护中来。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均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古蜀文明的重要见证,大量的城墙、祭祀区等遗迹面临哪些威胁?如何保护?记者采访了解到,两地遗址早已从被动抢救模式转向主动预防,通过事前防控加多学科技术手段分析病害,为遗址构建起科学的保护体系。

监测先行 预护性保护古迹遗址

古迹遗址,因为不可移动且大多数暴露于户外,面临着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双重风险。遗址的脆弱与复杂、潮湿环境对有机文物的侵蚀、地震带的地理风险、城市化进程的挤压以及突发性灾害的威胁,都在威胁着古迹遗址的安全。

“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状况较差的达到17.77%。”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保护研究所所长张兵峰在活动现场介绍,地震、泥石流、暴雨、洪灾等对包括都江堰二王庙、平遥古城等在内的古迹都曾造成过破坏。

近年来,中国的遗址保护理念不断改进,灾前预防成为全国古迹遗址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成都金沙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当年还在考古发掘时,就通过在祭祀遗址区修建考古大棚,把室外土遗迹变成室内管理,让遗址区远离风吹日晒。“遗址要免于自然灾害,最核心的是维持遗产所在环境的稳定。”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介绍,金沙遗址祭祀区后来修建了遗迹馆,为遗址提供了物理遮蔽,有效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温湿度波动的影响。

遗址日复一日暴露在空气中,会不会也有意外情况发生?为防患于未然,预防性保护被引入成都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区

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遗址区,可以看到四处布设了可以监测温湿度、裂隙位移、光照紫外、空气质量和地下水的传感器。王方介绍,博物馆除了专业人员对遗址开展日常巡查、日常维护和专项维护,这套全覆盖的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实时采集系列关键数据,并通过智能分析平台动态评估环境风险。“一旦数据超出安全阈值,我们会调整空调参数或控制地下水埋深,确保遗址处于稳定保存状态,抑制遗址本体的劣化发展。”此外,博物馆还制定了应急预案,针对高温暴雨等不同灾害等级,采取加强监测、提前部署、紧急排险等针对性措施,做到提前预警、快速处置。通过日常的精细化管理和科技赋能,成都金沙遗址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对遗址本体的影响,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

预护性保护离不开高科技的护航。目前,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已和国内外机构开展多项合作研究,与敦煌研究院开展裂隙修补、与四川大学开展土遗址多学科研究、与浙江大学开展土遗址微生物监测与防治等科研项目。未来还将推动实验室建设,开展遗址加固材料筛选、环保抑菌剂等的研发和应用。此外,还将进一步完善监测技术,提升环境调控的精准度,实施必要的保护修缮工程及环境控制措施。

科学诊断病因精准施策

三星堆古城位于鸭子河畔,马牧河穿城而过。相比金沙遗址的室内保护,遗址面积更大、且基本暴露于户外潮湿环境的三星堆遗址,既没有成熟的技术支撑,也缺少类似的案例参考保护难度要大得多。加强日常巡护巡查、针对遗址病害精准施策等措施,呵护着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规划建设部部长肖灿介绍,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有考古大棚遮蔽,保护难度相对较小,但户外城墙面临雨水冲刷、地震破坏或人为破坏。另外,在潮湿的环境下,植被的深根甚至蚂蚁打洞,都可能危害城墙本体。为及时发现三星堆遗址的灾害苗头,博物馆与广汉公安系统构建起联防联控队伍,30多位文保人员和巡逻队员在遗址20平方公里范围展开日常巡查,确定有无人为破坏、动土盗挖盗掘的情况,以及消除火灾隐患。在遗址城墙等重要点位,每天的巡查是基本操作。

三星堆

针对马牧河、鸭子河的洪水危害,三星堆广泛征求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的意见,将鸭子河综合治理、马牧河遗址区上游段分流等纳入三星堆遗址保护规划修编的重要内容。未来,将启动实施二号渠以北及马牧河遗址区段环境整治工程,将鸭子河的河坝将往下游转移,以消除对遗址安全最大的洪涝灾害。

三星堆古城城墙,植被的遮盖既有覆盖性保护的作用,又要避免深根破坏本体。为此,三星堆对深根系和浅根系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将深根系植物全部改种为浅根系植物。如今的三星堆古城墙绿意盎然,文保人员也不用再担心墙体被植物根系作用分崩离析。为避免日晒雨淋对城墙的破坏,研究人员已展开试验,希望通过裂隙灌浆加固、堆筑回填、改性材料运用等措施,为后续实施三星堆城墙本体保护夯实科学基础。

4月18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联合发布了遗址守护者招募计划和微公益倡议,希望更多公众能参与到三星堆和金沙的遗址保护中来。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亚蓉介绍,未来还将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规划,希望遗址区居民也能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图片由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提供)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