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现身德阳校园 一顿校园餐竟暗藏这么多“黑科技”
“早上好,任洪艳,体温36.8℃,请问是否有肠胃不适症状或呕吐症状……”4月19日早上6点多,德阳广汉中学的校园食堂工作人员任洪艳和同事们到岗后有序排队,一一在晨检机器人面前等待体温、手部等检测。通过检测,机器人会记录当天所有工作人员的体温、手部检测照片以及其是否有肠胃不适等症状。
今年4月初,广汉中学校园食堂除了“上新”两台晨检机器人外,还同步“上新”了两台雾化消毒机器人,这是该学校食堂继启用食品安全智能留样柜和智能食材净化机之后新近启用的智能机器人。
小小食堂却有多项“黑科技”
每天早上6点、上午10点半、下午4点半三个时间点,雾化消毒机器人会自动“工作”,并按照提前设定好的路线,在整个食堂内进行雾化消毒,完毕后又自动回归充电。
“我们只需要定期加入消毒液即可,方便又智能。”学校膳食中心主任陈亮介绍,雾化消毒机器人的消毒效果比人工更好更均匀,而且所有的消毒记录可随时调取,既更好地保障了食堂的卫生,也大大地减轻了食堂管理工作负担。晨检机器人亦是如此,其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记录所有工作人员信息及每日上岗身体状态,比人工检查更仔细且方便保存检查记录,每日晨检情况通过手机APP一查便知。
此前,为了加大校园食堂的“智慧”程度,该校食堂启用了食品安全智能留样柜,工作人员只需在手机APP内输入当日菜单,留样柜会自动生成留样单,打印出来后,贴在留样盒上即可。
“我们每天把留样品打包装好,放入留样柜的称重台,柜机会自动识别称重,样品达到125克才算合格,不合格的留样品会报警提示。”负责留样的工作人员任洪艳介绍,留样时间为48小时,中途不能打开,否则留样失败,因此,食品安全智能留样柜分上下两部分,可供两天的样品留存。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每天菜品的安全性,该校食堂还使用了智能食材净化机。每天上午洗菜工清洗菜品时,只需将机器放入洗菜池,然后根据所洗的菜,在机器上选择蔬菜、水果、肉类其中之一模式即可。工作人员介绍,该机器以水为媒介对食材进行净化处理,通过物理方式降解农药,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记者注意到,学校食堂每个窗口上,都有一台刷脸结算机器,窗口阿姨输入结算金额后,学生通过“刷脸”就能支付,智能又快捷。学生再也无需排队充值饭卡,也不用担心饭卡丢失补办等问题。“更方便的是,家长们通过充值中心消费记录,可以得知自己的孩子当日在学校是否吃了、吃了什么、消费多少,公开透明。”陈亮说。
用“智慧”护航学生“舌尖安全”
不仅是广汉中学食堂“暗藏”如此多的“智慧”,德阳市绵竹市2023年已在绵竹全市46所学校上线“食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校园餐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在线监管。去年12月,绵竹市就此项工作在全省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分享经验。
绵竹市校园食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上,建立了学校与13家大宗食材供应商的配送关系,学校线上下单,供应商根据订单备货配送,供应过程便捷高效,精准度100%。智能电子秤自动拍照,实时记录食材品类、数量,自动存储,实现食材采购全程信息化管控,质量有保证、数量更真实、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追溯。此外,智能晨检仪、AI智能抓拍、智能留样柜等多项与平台链接的智能系统、产品,可智能化监管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工作现状、食材安全等。
有绵竹市的优秀经验在前,德阳市区6所中学近期也正在上线“智慧食安平台”。
4月21日上午,在德阳市东汽八一中学校园食堂,工作人员正学习如何使用新上线的平台。食堂大厅墙壁上悬挂着“智慧食堂监控数据大屏”,通过大屏可以清晰地看到食堂内外所有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明厨亮灶”四个字在屏幕上被具象化。此外,大屏上还可以看到食堂每日菜单、工作人员的晨检情况、留样销样情况等。
“目前我们还在慢慢熟悉平台,此前培训学习期间,我们觉得智慧食安平台很智能。例如学生可‘刷脸’吃饭,家长通过手机小程序可实时查看食堂监控,学校食堂在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也超便捷。”德阳市东汽八一中总务主任邓世忠表示,“智慧食安平台”不仅全方位保证“校园餐”的安全性,也给学生、家长以及校园食堂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
德阳市教育局后产中心主任张正恒介绍,智慧食安平台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以“3个中心(教育局监管中心、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中心、配送商调度中心)、1个公示监督窗口”为总体构架,构建“七合一”监管体系,即食安智慧监管、互联网+明厨亮灶、食材溯源采购管理、加工制作过程监管、食安巡查移动监管、营养膳食分析、膳食经费结算。实现从“互联网+明厨亮灶”到全面“智慧监管”的提升,实现由“人防”向“技防”、由“制控”向“智控”、由“管理”向“治理”升级,实实在在用“智慧”护航学生们的“舌尖安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