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绵阳江油:千年附子遇上现代科技→产值翻3倍

2025年05月13日 09:33


近日,在绵阳江油太平镇普照村的附子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绵阳市农科院专家正在种植田查看附子苗长势,指导种植户打尖、掰芽、修根作业,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江油附子2_1.jpg

据了解,作为“江油附子”种植核心区域,江油市太平镇普照村有着栽培附子的优良传统。然而,当地的附子种植过去长期处于单作模式,造成病害频发,连作受阻;而且由于种源良莠不齐,导致附子品质和产量难以保证,致使传统附子产业陷入发展瓶颈。

2015年,绵阳市农科院中药材所与江油市太平镇普照村达成战略同盟,共建附子绿色种植示范基地。以绵阳市农科院中药材所相关负责人戴维领衔的中药材专家团队入驻基地,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科研单位”模式,推动江油附子新品种、“附子/水稻”套作生态种植技术和附子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研发与示范核心区域等系列工程建设。

江油附子3_1.jpg

“你家今年附子打尖留的高度是多高?有多少片叶子?”在一块附子苗稼长势茂盛的田间,戴维一面示范打尖作业,一面与种植户肖学华交流。他说,附子打尖时保留8片至10片叶子高度最为适宜,太低太高都会影响附子的产量和品质。

戴维介绍,2017年基地建立江油附子“专家大院”,随时随地为附子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2017年,专家团队选育出国内首个高抗根腐病附子新品种“绵附一号”。相比传统附子品种,“绵附一号”具有抑制附子病菌感染、提升产量和品质的优势。目前,该品种已在“江油附子”产区的太平、大康和青莲3个重点乡镇进行推广。

江油附子6_1.jpg

在戴维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不远处的一块选育田。“你发现没有,这块田里的附子暗藏玄机……”戴维指着田块里一垄垄“戴着号牌”的附子苗稼,给记者一一揭秘:这里有四种品种在进行对照实验,分别是传统品种、“绵附一号”以及正在选育的两个新品种……

江油附子5_1.jpg

据了解,“绵附一号”成功认证后,专家团队又马不停蹄开始布局下一代品种的研发。“针对新品研发发现的瑕疵,我们创新了繁育技术——有性繁殖,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绵阳市农科院中药材所副研究员赵丹介绍,有性繁殖能够实现遗传多样性,从而通过多样的变化选择优良的品种,有助于新品种加快推广,解决长期无性繁殖导致的种性退化和病害积累的问题。

这期间,专家团队还联合西南科技大学突破生产模式瓶颈,推动附子从旱作单作发展为附子-水稻复种模式,并制定《附子-水稻轮作栽培技术规程》等3项地方标准,为附子种植提供“教科书”式指导。团队成员叶坤浩博士研发的生防菌技术,将附子叶部病害发生率降至10%以下,从而有效缓解连作障碍,保障粮食安全与附子品质。

江油附子7_1.jpg

十年磨剑,科技创新光耀田野。如今,基地附子亩均产值从2015年的1.2万元跃升至3.5万元,带动3000余户种植户增收,人均年收入增加1.8万元。附子加工企业产值突破3.7亿元。

江油市地道附子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何元春感慨地说:“10年来,我们在专家团队的精心指导下,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技术推广,附子基地规模从最初的100余亩扩展到今天的500亩,不仅帮助广大种植户增收致富,还助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新闻链接:

“江油附子”是著名川产道地药材,栽培历史1300多年,炮制历史亦逾千年。2006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江油附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江油附子”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体系,是全国唯一具备完整产业链的附子产地。

近年来,江油市与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江油附子”种植技术现代化水平。2024年,收购价格虽比上年有所下降,附子每亩平均纯收入仍稳定在1万元左右。2025年,江油市附子种植面积5416.2亩,预计产量3791.34吨。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