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跟着影视游四川丨羌寨成了悬疑片最佳氛围组?

2025年07月08日 16:35
图片


在川西高原的云雾深处,杂谷脑河日夜奔腾,冲刷出一片神秘的土地。这里坐落着一座连时光都难以侵蚀的古老迷宫——桃坪羌寨。巷道交错如血脉,碉楼耸立似利剑,地下水网在暗处奔流,每一块斑驳的石砖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荒诞悬疑影片《杀生》剧组踏入这片秘境,一场现实与光影的碰撞就此展开。


图片


桃坪羌寨,羌语称“契子”,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作为羌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


这里的建筑堪称奇迹:完全就地取材,以附近山石为原料,羌族工匠不绘图、不计算,全凭经验手工砌筑。石墙自下而上逐渐收分,层层内倾,相互挤压而稳固异常。寨中所有民居相连相通,外墙由卵石、片石混砌而成,斑驳中透着古朴之美,低矮的围墙依稀可见远古羌人“邛笼”的生活习俗。


寨内完善的地下水网系统令人叹服。清冽的山泉通过古老的水道流经每家每户,既满足生活所需,又能在战时发挥重要作用。而以碉楼为中心的8个放射状出入口,与13条甬道交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构成全寨的“生命线”。高耸的碉楼主要用于防御,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巍然挺立。


位于老羌寨中心的杨家大院是桃坪羌寨第一任头人的居所,已有上千年历史。这座占地368平方米的院落拥有72道门,地下是水系网络,地面是纵横交错的巷道,俨然一座精心设计的防御堡垒,其间还设有防御机关。登上大院6层高的碉楼,全寨风光尽收眼底。而地下迷宫入口处的石砌洞口,正是全寨117户人家共用水网的源头,承载着羌寨祖祖辈辈的珍贵记忆。


图片

杨家大院 图据中国测绘学会

图片


20世纪90年代中期,桃坪羌寨迈出了旅游开发的第一步。一群年轻人率先组建土风歌舞队,用山歌、莎朗舞、羊皮鼓等原生态表演吸引游客,让古老的羌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随后,村民们开始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小旅馆、农家乐,在摸索中不断改进经营方式,到2000年前后,桃坪羌寨已在阿坝州旅游市场崭露头角。2006年,这里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8年汶川地震后,当地政府制定了“保护与发展并重”的规划:一方面对老寨进行全面修缮,最大限度保留其历史风貌和珍贵的地下水利系统;另一方面在老寨附近建设新寨,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


这些年来,桃坪羌寨的旅游产业持续升级。新寨承担起餐饮、住宿、购物等综合服务功能,羌绣馆、民俗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相继落成。2012年,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4年11月,桃坪村更是荣获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称号,这一国际认可让桃坪羌寨的旅游热度再创新高。


图片

桃坪羌寨 图据红星新闻


图片


在桃坪羌寨,流传着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传说:每当夜幕降临,独自穿行在错综复杂的巷道中,可能会迷失方向,被无形的力量牵引,走进一段尘封的历史。2012年上映的电影《杀生》与这个传说形成了奇妙的呼应,现实中的桃坪羌寨与影片中的封闭村落竟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跨越时空的契合,让两者的相遇充满了宿命般的意味。


图片

《杀生》概念海报


这部由管虎执导,黄渤、任达华、苏有朋、余男等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的荒诞悬疑喜剧,讲述了一个关于“迷失”与“禁锢”的故事。黄渤饰演的牛结实因特立独行的行为,在一个封闭的村落里被视为异类,最终陷入一场精心设计的“谋杀”。影片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深刻揭示了集体心理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发人深省。


桃坪羌寨迷宫般的布局、古朴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氛围,为电影提供了绝佳的取景地。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条石板路都镌刻着岁月的印记,寨中的建筑和巷道仿佛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种原生态的古朴气质与影片需要的封闭、传统而压抑的环境完美契合,让故事在这个独特的空间里自然展开,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独特的文化体验。


如今,无论是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是重温电影的影迷,都能在桃坪羌寨与《杀生》的奇妙联结中,感受到羌族文化与影视艺术碰撞出的独特魅力,获得属于自己的难忘体验。


图片



本期话题

你看过电影《杀生》吗?对羌族文化有哪些了解?评论区聊一聊~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