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一招“移花接木”,舌头黏膜救了输尿管

来源:温江融媒 2025年02月26日 17:03

园林种植中常用“移花接木”技术,但是你听说过“移舌接输尿管”吗?舌头和输尿管,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器官,竟然在温江区人民医院手术台上“牵手成功”了。

反复尿路感染,支架“失灵”了

“医生,我这腰疼得实在受不了了,尿也排不出来……”67岁的张阿姨捂着肚子,一脸痛苦地走进温江区人民医院诊室。她的左侧腰部已经疼了整整一周,还伴随着反复的尿路感染。

张阿姨的病情并不简单。早在几年前,她就被诊断为左侧输尿管下段长段狭窄,并伴有严重的肾积水。为了缓解症状,她不得不每隔几个月就去医院更换一次输尿管支架。然而,最近支架似乎“失灵”了,出现反复尿路感染,症状越来越重。

“阿姨,您的情况比较复杂,传统的支架治疗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了。”接诊的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知春仔细查看了张阿姨的检查报告解释道,输尿管狭窄就像一条被“掐住”的水管,如果不彻底解决,肾脏会像被水泡烂的树根一样,逐渐失去功能。

“移花接木”,舌黏膜“变身”输尿管

传统治疗方式通常是进行肠代输尿管或自体肾移植手术,但这个手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最终,大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体内长期留置引流管,或者带着尿袋持续引流尿液,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针对张阿姨的情况,李知春提出了“移花接木”的解决方案。李知春拿出一张示意图,解释道,“我们从您的舌头上取一小块黏膜,用它来修补狭窄的输尿管。这种手术叫‘舌黏膜替代输尿管成形术’,创伤小、恢复快,还能避免长期带支架的麻烦。”

张阿姨听得一愣一愣的:“舌头上的东西还能补到输尿管上?这……能行吗?”

“当然可以!”李知春解释说,“舌黏膜就像一块‘万能补丁’,它光滑、弹性好,还能抗感染。最重要的是,它不会像肠黏膜那样吸收尿液中的代谢产物,避免了术后并发症。”

经过耐心沟通,张阿姨终于下定决心接受手术。

“精雕细琢”,4个小洞完成高难度修复

手术当天,泌尿外科团队为张阿姨实施了“腹腔镜下舌黏膜替代输尿管成形术”。医生从张阿姨的舌头上取下一块长约5厘米的黏膜,这块黏膜将被用来修补狭窄的输尿管。接着,医生通过腹腔镜在张阿姨的腹部打了4个小洞,利用精细的手术器械,将狭窄的输尿管剖开,再将舌黏膜像“补丁”一样缝合上去。

整个手术过程就像一场精密的“绣花”工程,每一步都要求极高的精准度。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

“这是我院完成的首例‘腹腔镜下舌黏膜替代输尿管成形术’,同时也是区域内完成的首例此类手术。”李知春说。

术后一周,张阿姨康复出院。复查结果显示,她的左侧输尿管通畅,肾积水明显改善。“终于不用再换支架了!”张阿姨激动地说,“没想到舌头上的东西还能救我的输尿管,真是太神奇了!”

据了解,舌黏膜替代输尿管成形术是一种利用舌黏膜修补输尿管狭窄的创新手术。

舌黏膜具有以下优势:

1.取材方便。舌黏膜易于获取,且取黏膜后舌头能快速愈合,不影响功能。

2.抗感染强。舌黏膜长期处于湿润环境,抗感染能力极佳。

3.弹性好。舌黏膜弹性纤维含量高,适合用于修复输尿管。

4.无代谢负担。舌黏膜不会吸收尿液中的代谢产物,避免了术后并发症。

哪些人适合这种手术?

1.输尿管长段狭窄或多发狭窄患者

2.传统支架治疗无效或反复感染的患者

3.无法耐受肠代输尿管或自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杨柳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