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3名“洋洋”上岗!温江养老社区上线机器人“新员工”→

来源:温江融媒 2025年04月15日 14:23


“它们随叫随到,能够帮我们带路、接打电话、随时提醒各种安排,日常使用起来很简单、方便。”“对于独居老人来说,时常和它们聊聊天,是一种有趣的陪伴体验。”……


近日,位于温江的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有3名身份特别的工作者——“洋洋”上岗了。这是由温江企业中科源码(成都)服务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其产业链上的企业森丽康,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推出的一款长者陪伴机器人,具有陪伴、守护、陪玩、社交等多种功能。


这款机器人今年3月在温江康养场景中开启“实战”,目前分别应用于展厅、样板间和长者活动空间。不仅让大家直呼“赶时髦”,也有效提升了康养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日前

记者在太保家园样板间

见到了其中一名“洋洋”

机器人通体洁白

点缀着灵动温暖的橙色线条

高约1米,圆润仿生的造型憨态可掬

头部显示屏宛如一双“智慧之眼”

机身多传感器融合算法

赋予其灵活“行走”能力

“不仅能通过语音控制,实现信息查询、日程提醒和跟随引领等基础功能,也具备陪伴老人聊天、健康管理、意外预警等定制功能。”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运行保障部负责人帅玉君说,样板间的“洋洋”陪伴机器人主要用于展示,目前正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联动其他智能设备,对功能进行深度调试优化,完善应用场景运行机制。



在展厅场景中,机器人“洋洋”化身为专业的辅助讲解员,具备迎宾、导引和辅助讲解等功能,并在实际应用中优化提升;而活动空间的“洋洋”,更是“身兼数职”,时而化身“智能签到员”高效完成签到工作,时而变身“贴心服务员”开展各类适老化服务,还能充当“摄影师”记录欢乐瞬间,不少社区居民也正是在之前的一次集体活动中认识了这个“新伙伴”。


“我们不少老年人都用不好智能手机,但机器人能够通过语音交流实现智能化功能,我们使用起来很省事、很便捷。”社区居民王奶奶告诉记者。




据了解,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引进机器人助理的想法就来自社区居民的建议。Deepseek的出现掀起人工智能热潮,社区居民看到智能机器人应用于各行各业,也纷纷表达了引进机器人助理的建议。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综合大家建议和智能康养场景营造需要,在区科学技术局等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携手中科源码定制开发机器人助理。


双方达成合作后,中科源码联合产业链上的企业在原有长者陪伴机器人产品的基础上,结合太保家园实际情况和个性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经过半年多的对接研发,3台长者陪伴机器人“洋洋”成功上线。


 

投入实际使用场景后,一些功能需要结合实际进行调试和完善,比如移动速度、方言语音交互等,同时,我们也正和中科源码等的技术人员合作,将社区原有的摄像头、传感器等智能系统与机器人系统打通,通过面部识别、步态监测等手段‘动静结合’,提升居民健康管理、安全防护等智能化服务水平。

——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

运行保障部负责人 帅玉君




目前,中科源码正大力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突破,计划在今年推动康养场景的具身机器人落地应用。据介绍,该款机器人将具备高度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同时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康养服务。



据了解,中科源码于2021年落户温江区三医创新中心四期,由中国科学院及相关院所技术成果转化而来,深耕机器人软硬件研发多年。目前,中科源码已在温江引聚了一条由30多家机器人企业组成的产业链条,除了养老场景,还在服务业、工业等领域实现产品落地,研发推出了配送机器人、消杀机器人、物流分拣具身机器人、智能搬运机器人等产品。

“温江拥有厚实的工业基础,正推动‘3+6’现代化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银发经济的壮大发展,这些都为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支撑、同时,创新要素集聚和一流营商环境也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中科源码运营负责人李燕秋表示,正是基于温江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产业集群,中科源码才能加快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养老社区等场景。



当前,温江聚焦培育和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把具身机器人作为细分赛道重点发展,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应用场景,以应用场景创新推动未来科技加速研发转化。李燕秋信心满满地说:“将依托温江的创新资源聚集、产业融合发展、应用场景打造等优势,加快培育‘温江造’具身机器人爆款产品。”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彭月 王戎

图片:孙天浩

编辑:彭棣 钟诚

审核:吴敏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