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科技大学学校选拔赛在温江举行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立园满园”行动,4月18日,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温江区联合举办的“校地融通 汇智科创谷”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选拔赛,在温江“电子科技大学三医+AI科技园”举行。
现场,一件件锚定着前沿领域、蕴含着科创色彩、彰显着青春独特思考的作品竞相涌现,呈现了作品的创新理念和技术突破,共同演绎了一场青春与智慧的精彩碰撞。据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选拔赛主赛道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经过前期校内初评共有104个项目入选。选拔赛后,最终选出22个特等奖入围省赛。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市温江区携手并进,在产学研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生态建设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了“校地企”协同创新的标杆,为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智察慧识”项目是本届大赛的擂主项目,主要用于毫米波云雷达非气象目标智能识别技术研究。“电子科大科创谷是温江极具代表性的产城融合园区,也是青年逐梦圆梦的首选地。我们团队非常期待,为温江智慧赋能,将手中的科创蓝图在温江的产业图谱上徐徐展开,在‘金温江’的热土上,诞生更多‘黑科技’。”该项目团队代表、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冯晚竹对记者说。
“此次校地合作联办‘挑战杯’竞赛校赛,是校地双方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协同创新’号召又一次的生动实践,旨在以竞赛为牵引,让青年的智慧火花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迸发,让青年科创成果在温江发展中落地生根。”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共同积极建设协同新机制,为青年科创项目提供多元化赋能,引导项目在重点产业领域攻克技术瓶颈与工艺痛点,从“书架”到“展架”再到“货架”。同时,将科创竞赛作为校地协同创新的“系统集成器”,继续探索科创要素的投入和联动,推动形成“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形成创新要素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李会勇,区领导阎化鑫出席启动仪式。
记者:黄艳 何仁文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