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先进!温江+1!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其中,温江区残疾人联合会获表彰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
温江持续深化“温江一家亲”理念
从基础保障到康复服务
从促进就业到个性发展
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
关爱服务体系
用心用情点亮“鱼凫微光”
助力残疾人群体自立自强
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
❤
❤
打造“鱼凫微光”品牌
搭建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
将一张张小小的纸条粘贴组合成叶子、花瓣、鸟嘴、翅膀等图案,再把生活融进衍纸画的一卷一捏、一拼一贴……2016年,27岁的残疾人王林江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通过学习衍纸技术成为公平街道“衍匠”残疾人文创基地的衍匠师傅。

在涌泉街道泉匠·灵活就业工坊,残疾人文化事业与中医文化交融,创新推出了“泉匠”中药锤,12名特殊困难群体实现灵活就业,增收15余万元。

这是温江打造“鱼凫微光”残疾人文创品牌,实施“一镇(街)一品”文创项目,助力残疾人群体就业创业的生动缩影。
温江聚焦“鱼凫微光”文创品牌开发设计了14个系列175种文创产品,销售额超百万元,为残疾人提供了增收和实现文化价值的平台。
此外,温江不断深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服务链条,以“一镇(街)一品”为特色,每年举办培训班30余期,培训残疾人600余人,提升残疾人就业竞争力。
创新康复服务项目
助力残疾人群体个性发展
在2023年成都国际非遗文化马术节上,由温江区残联承训的全国唯一一支残疾人马术队——成都市残疾人马术队在盛装舞步项目上首次亮相,5名参赛队员与健全运动员同台竞技。

马术这项运动增加了我的自信和勇气。
——成都市残疾人马术队队长 许方燕
据了解,残疾人马术队得益于温江创新开展的残疾人马术康复特色项目。2016年启动之初,温江区残联希望通过马术运动提升特殊儿童青少年的平衡感,锻炼肌肉力量,同时改善他们的四肢协调性。
康复服务是残疾人群体的基础服务之一。近年来,温江积极推进15分钟康复圈建设,整合资源打造康复矩阵,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就近优质的康复医疗服务。同时,创新教育与康复的深度融合,让残疾学生在校就能享受康复服务。

此外,温江还通过丰富的文体活动展现残疾人群体自强人生风采,高标准完成了4个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的升级打造,向国家、省市输送了众多残疾人体育人才。
科技赋能助残体系建设
产业带动“春天的事业”蓬勃发展
在温江,“春天的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不仅得益于“温江一家亲”城市氛围的浸润,也与医药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

2020年4月,联东集团在温江投资建设的康复辅具产业园动工,集聚以康复治疗器械、智能型辅助器具、康复服务机器人、智能养老监护设备等为发展方向的医药健康企业,如今已吸引了700余家产学研企业落户,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以科技赋能温江助残体系建设。

据了解,近年来,温江在鲁家滩湿地公园、光华公园、丽晶港社区等点位设置了7个辅具体验馆和共享小屋,向残疾人提供7天免费租赁服务;并依托康复辅具“3+9”线上线下社区租赁服务网络,向全区15万老人和1.1万残疾人群体提供康复辅具服务。
此外,温江高标准完成了中国残联“互联网+”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试点任务,打造了4个“互联网+”辅助器具数字化展示体验馆。值得一提的是,温江还与省市残联共同编制《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规范四川地方标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温江经验”。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参加此次大会、捧着荣誉证书的温江区残联负责人表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肯定与鼓励,也是鞭策,将持续切实履行职责,为残疾人提供梦想成真的机会、人生出彩的舞台,进一步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在全社会营造更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记者:简雪艳 王戎 彭月
编辑:彭棣 李林波
审核:高舒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