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资 > 正文

加码投资温江,他们的理由是“相信”→

来源:温江融媒 2025年05月14日 18:36


开栏语

探寻产业经济地理,触摸城市发展脉搏,看见更有深度的“金温江”!即日起,区融媒体中心推出“金温江·新观察”系列报道,以多元视角和深度剖析,解码温江高质量发展的“密码”,传递经济脉动,凝聚奋进力量。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晴雨表”。从全国众多城市的发展路径来看,存量资源陆续发挥“二次投资”推进作用,在当地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循环起来,不仅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带动更多投资者加速入局。


将目光聚焦温江,随着“3+6”现代化产业加速集群集聚发展,产业积淀深厚的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等产业龙头企业相继增资扩产,中场崛起的医药健康产业企业,争相投资布局工厂产线;一批创新要素活跃的小微企业也加速融入产业生态……加码投资温江,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相信”




相信源于共鸣



2025年1月10日,温江区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暨娃哈哈精制饮品生产基地项目动工仪式举行。在温江建立生产基地19年后,面对增产扩产需要,娃哈哈毫不犹豫选择了温江——新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一座以生产饮料为主的智能化工厂,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温江绿色食品产业已形成了良好产业生态,优质的营商环境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发展的信心。”娃哈哈西南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娃哈哈并非第一家在温江“二次投资”的绿色食品企业此前,2009年落户温江的“奶茶鼻祖”香飘飘,于2021年在温江新建生产液体奶茶的兰芳园工厂;2006年落户温江的“粽子第一股”五芳斋,于2023年在温江开建提能升级项目……绿色食品是温江工业的源发产业,缔造了温江首个百亿级制造业集群,其中不乏国内食品行业龙头企业,他们与温江携手走过多年,因为同频共振、互利共赢而充分信任。



▲娃哈哈精制饮品生产基地项目效果图


传统优势产业投资加码的同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黑马”也带来诸多惊喜落地温江不到10年的科伦博泰,多款创新药陆续获批上市,并打破了创新药出海的中国纪录,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温江医药健康产业的一张鲜亮“名片”。


科伦博泰也是医药头部企业在温江进行“二次投资”的成果,由科伦药业此前落子温江的科伦药物研究院孵化而来。2016年,科伦研究院在技术平台和项目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后,注册成立科伦博泰,并于2018年启动温江产业基地建设,踏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在研发、人才、项目建设等方面,温江为我们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支持,让我们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共鸣发展。”科伦博泰相关负责人说。


医药健康产业是温江的地标产业之一,近年来,这一赛道上的百裕药业、海思科、通德药业、百利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增资扩产,德信安、奇璞生物、普康唯新等成长型企业也相继租购厂房推动产业化。


据温江高新区统计,近年来,企业加码投资力度不断增强,2024年,医药健康产业赛道企业“二次投资”占到园区全年新增投资总量近3成,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等产业赛道比重则接近5成。




相信来自前景



企业发展积蓄的后劲正成为“二次投资”的主要动能,而这些投资需求的释放,离不开基础要素的支撑。园区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土地资源寸土寸金,低效用地盘活和资源集约利用,既为“投资”夯实了基础保障,其本身也是“二次投资”。


今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温江召开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攻坚大会,吹响起步冲刺号角。10天后,四川锦丰纸业正式启动绿色节能、智能制造技术改造项目,引入恒丰纸业先进技术,实施技术改造、转型发展,通过“二次投资”开启“二次创业”。


近年来,温江高新区坚持做实“进解优促”,深入实施低效工业用地企业提质增效行动,开展“一企一策”专班服务引导企业主动转型提效,累计盘活工业用地6000多亩。


当温江的优惠政策和全流程服务送到企业手上时,不少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主动性、积极性持续增强,成都市坤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正是其一。


2023年8月,由坤宏药业参与实施的第三期低效工业用地盘活项目——京川智造产业园建成,5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成为温江推动“工业上楼、入园集聚”,力促载体空间“有凤来栖、企业满楼”的又一平台。



而这并非坤宏药业第一次参与低效工业用地盘活,2020年,该企业面临发展瓶颈,在园区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分两期建起1.5万平方米、1.7万平方米的两幢厂房,引入新兴企业,实现“腾笼换鸟”。


传统优势产业企业的“二次投资”更多是基于产业链条完善的需要,而低效工业用地的盘活则是企业坚定相信温江发展前景的务实行动


这与深耕温江的片区开发商的想法不谋而合,联东投资集团先后投资85亿元打造3个产业园区就是印证。“温江的产业基础厚实,人才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一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北京联东投资(集团)四川区域产发总监杨光表示,目前,3个产业园区已招引企业超过百家,其中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占比约60%。




相信汇聚星河



从全国经济地理来看,无论是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创新极核,还是成渝双城、长江中游等中西部增长极,各地纷纷以新质生产力布局为牵引,加速推动现代化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把园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进一步明确“抓经济必须抓园区”的鲜明导向,开展“立园满园”行动,为持续推进经济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当前,温江坚持以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为总牵引总抓手,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低效闲置资源“腾笼换鸟、二次开发”,全力引育镇园之宝、做强骨干企业支撑、壮大配套企业集群,不断增强园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如何推动“立园满园”,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温江坚持战区化模式,系统重构“四大战区”经济地理,全力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园区集成,力争全年引进产业化项目150个以上。“在存量中招增量,蓝海智能、百利天恒、德濠置信、金宫味业等多个企业都是二次投资和资源盘活项目。”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将聚焦“立园满园”行动,以资源导向精准开展委托招商、靶向招商,变“朋友圈”为招商“引力圈”,以项目的签约落地推动“企业满园”。


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温江新签约引进项目59个,其中,市级重大产业化项目20个,30亿元以上项目3个。

从投资温江到深耕温江,一个个企业、一个个项目聚集产业园区,就如同“并肩的星河”,共同点亮了温江高质量发展之路。他们选择温江、加码温江,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相信”。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张学琳 王戎 陈思洋

图片:张志强 何畔

编辑:彭棣 钟诚

审核:高舒婷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