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贴上三伏贴出现这种症状,应马上停止→
@温江人
今天入伏啦
初伏
7月11日至7月20日
为期10天
中伏
7月21日至8月9日
为期20天
末伏
8月10日至8月19日
为期10天
又是一年三伏天
“冬病夏治”正当时
中医学认为
在三伏天贴敷和艾灸
可治疗多种由寒湿引发的冬天加重的疾病
那么三伏贴和三伏灸的适应症有哪些?
在使用上又有什么禁忌呢?

借天时:《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人体经脉畅达,血气充足,此时贴敷和艾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药物:利用药物的辛温发散性,对穴位、经络进行刺激,温经助阳,达到祛除体内寒湿的效果。
三伏贴和三伏灸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还有助于减少一些冬季常见慢性病的发生,这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特色保健疗法。

三伏贴:在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每次1小时。必须到医院进行贴敷,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穴位。贴敷过程中,皮肤如有烧灼感,需马上停止。
三伏灸:三伏天期间随时可以做,可到医院进行艾灸,也可以在家做。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穴位。如果为了保健,可以选择用艾灸盒来灸神阙穴,既可以提升阳气,也能温煦脾胃。

不适合的人群:2岁以内儿童、孕妇、气虚的老人、对药物过敏者、疤痕体质、发热、月经期等。
不能艾灸的部位:眼睛、口唇、大血管处、心脏、妊娠期女性的腰骶和腹部。
不适合的情况:过劳、饮酒、大怒、过饥、过饱、内科疾病不稳定时。
编辑 | 杜儿
审核 | 吴敏
来源 | 四川疾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