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在希望的田野上!
春风吹拂万象新
地处成都平原腹心的温江
正迎来万亩良田披绿装的好风景
处处跃动着
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3月22日,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举行,擘画了新一年里全面塑造新时代希望田野上的现代化“金温江”的“任务书”“施工图”。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全区上下倍感振奋、干劲十足,纷纷表示将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深入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进一步擦亮温江农业“金字招牌”,努力绘就具有巴蜀韵味、彰显温江特质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地标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聚焦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建圈强链行动,持续提升产业规模能级和发展质效,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地标产业。
坚决有力推进耕地保护。“守牢耕地红线,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会上,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的表态掷地有声,将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稳住耕地总量,持续优化耕地布局,突出量质并重。
深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了此次会议的热门话题。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结合温江农业创新资源和产业现实基础,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构建农业生物技术为主导,协同发展农产品加工、智慧农业、花木创新产业的成都平原绿色高效现代都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温江农业科技资源富集。”四川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成都现代农业产研院董事长周伦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温江国家农高区创建和现代都市农业地标产业打造,助推温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当前,粮经产业、现代种业、花卉园艺是温江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主要细分领域。成都隆科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发言时表示,将聚焦细分领域持续用力,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依托农高一期和花木进出口园区,创建“菜篮子”产品稳价保供平台,打造四川农业高科创新策源地,着力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能级。
“深化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则是与会人员的共识、共鸣。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均表示,将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做精做特“农业+”文章,既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现代都市农业与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又深化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乡村消费新场景。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生态宜居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为更好满足农民对乡村美好生活的追求,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大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持续筑强农村基本功能。
筑强农村基本功能,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是有力支撑。“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0公里以上,计划精准策划包装项目24个。”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科学谋划北部区域交通路网规划,高效有序推动重点项目策划包装,提升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区域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深入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努力绘就舒适宜居、生态秀美的大美乡村画卷,成为提升乡村宜居环境的广泛共识。“我们将实施水美生态提升行动,做足水美乡村文章,坚持水系治理修复与水生态场景打造相结合,实施农村污水提质行动,持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水务支撑。”区水务局主要负责人如是表态。
“我们将把推进农房集聚建设作为推进城乡融合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引领工程,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在发言时提到,将通过高标准的规划建设、设施配套和产业引育,集约节约土地资源,切实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提升乡村风貌、发展乡村产业。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党建引领智慧赋能文化塑形增强乡村治理效能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聚焦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会议提出,要牢固树立“温江一家亲”理念,以小区治理三年攻坚行动为牵引,坚持党建引领、智慧赋能、文化塑形,多措并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坚持党建引领优化乡村治理机制。”和盛镇主要负责人列出一组数据,2023年,全镇集体资产总额4600万元,1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这离不开该镇推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头雁”培养计划。和盛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提升‘头雁’素质、健全‘头雁’机制、强化‘头雁’激励,继续强化赋能提质,增强创富带富‘头雁效应’。”
智慧治理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强化智慧治理、数字赋能。区委社治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探索智慧服务场景创新,打造社区智慧服务超市,依托“微网实格”强化智慧社区安全监测预警,以智慧手段赋能基层治理。
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陶勋花则表示,2024年将持续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把“百家联营”“岷江家宴”做得更有特色,带动更多老百姓参与到乡村发展中来,实现增收。
乡风文明是乡村治理的内生力量源泉。“以丰富文化供给滋润民心。”区文体旅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打造特色文化院落3个,开展文化惠民活动40场以上,打造个性化社区运动角、文化新空间等5处,举办2024天府绿道自行车车迷健身节、活山民族艺术节、桂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20余场,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供给。
聚焦重点领域改革
持续激发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核心是要素,重点在改革。会议提出,要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牵引,持续加强农村领域重点改革,切实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聚焦促进城乡人口人才双向流动,金马街道将主动发布投资机会清单,培育壮大“温江工匠”、农业职业经理人和高素质农民队伍;寿安镇则聚焦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实施“乡建合伙人”引育行动,创新招引投资合作、整村运营型人才,大力培育在地创业青年、数字游民等群体。
在全面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方面,相关单位将持续推进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村宅基地改革,持续提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质效。
“接下来,我们将在温江永宁街道落地建成国际领创智慧数字设施农业植物工厂中心产业园项目。”四川中农亿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部负责人乔蓉说,还将打造全生态农业的产研学基地,以现代都市农业为载体持续激发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振兴乡村,要不断加强乡村资金多元投入。“坚持‘三农’领域投入强度只增不减。”区财政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从创新财政金融撬引模式、争取上级资金资源支持、完善乡村财金服务体系等方面发力,真正把各类涉农资金统起来、使用好。区商务局主要负责人在发言时也表示,将深入实施县域商业提升行动,构建设施完善、双向畅通的流通网络,促进消费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
健全农民持续增收机制,重点要持续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万春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从做实强镇富村公司、强化集体资源统筹能力、做强村集体龙头引领三个方面着手,持续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乡村潜力无限,温江孕育希望。我们正奋进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温江现代化建设,全面塑造新时代希望田野上的现代化“金温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