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进入汛期!这些防汛知识请收好→
5月
四川正式进入汛期时段
据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消息
汛期期间
我省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
涝重于旱
我省平均降水量为860~910mm,较常年同期(755.2mm)偏多,较2022年(586.7mm)和2023年(639.7mm)同期偏多;平均气温为22.2~22.4℃,较常年同期(21.8℃)偏高,较2022年(22.8℃)和2023年(22.6℃)同期偏低。
在进入汛期的首月,我省各主要江河来水量与多年均值相比总体正常,其中青衣江、岷江、沱江来水量偏多1~5成,大渡河、安宁河、嘉陵江、渠江偏少1~3成,雅砻江、涪江接近常年。
整个汛期期间,我省盆地洪涝偏重,龙门山一带和盆地东北部可能有区域性暴雨洪水过程。具体为,青衣江下游、岷江中下游、沱江、涪江、嘉陵江中游、渠江可能发生中高洪水。其中,青衣江、沱江、涪江、渠江可能发生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
此外,今年汛期期间,全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仍将呈频发、多发、高发态势,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与常年平均水平相当。川西高原中东部(阿坝州、甘孜州中部和南部)、盆地东北部(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以及龙门山区(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雅安市),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渠江流域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较常年偏多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预测显示,5月23日到26日期间,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雅安市、眉山市、乐山市、甘孜州、阿坝州等9个市(州)部分地方强降雨时段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
总体而言,5月,巴中市西南部、广元市东南部、达州市南部、广安市东部、绵阳市东部等局部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等级高,主要致灾因子为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盆地东北部、西北部、南部及川西高原中东部和南部、攀西地区西北部等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等级较高,主要致灾因子为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干旱灾害。
汛期期间,盆地东北部、西北部、西南部及攀西地区、川西高原中东部等局部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等级较高到高,需加强防御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和干旱灾害风险。
什么是汛期?
汛期有哪些灾害?
一起来看
↓↓↓

汛期降雨量大
如遇暴雨、洪水、泥石流等灾害
该如何正确应对?
↓↓↓↓





编辑 | 杜儿
审核 | 吴敏
来源 | 应急管理部、成都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