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阳台、车位、底层架空……成都公开征求意见

2024年05月08日 13:58

5月7日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
《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
新闻通气会
目前该文件正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规定》修编的主要内容包括:容积率、用地混合、地下空间、建筑密度、竖向、停车配建、底商、底层架空、阳台板率、第五立面等管理要求。


此外,该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米将阳台等半开敞空间占比15%提升至20%按“户”进行配建地下停车位等。


会上

市规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

《规定》的五大特色亮点


01

适度提升建筑密度、强化地下空间便民化利用、恢复底商设置


适度提升建筑密度,可用于增设景观廊道、小区服务用房等小区配套服务设施,为业主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鼓励住宅物业管理用房利用地下空间布局快递收发等便民配套设施,推动垃圾用房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利于打造整洁宜人的小区环境。

同时本次修编恢复设置社区底商,以利于打造多样化街区形态,形成适应成都地方特色的慢行街区,提高居民出行舒适度和生活便利性。


02

提高阳台等半开敞空间比例、规范住宅层高、推动底层架空设置


结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要求以及我市气候特点,将阳台等半开敞空间占比由15%提升至20%,既可增加住宅得房率、推动产品创新和户型设计迭代升级,又可为居民提供储物、通风、绿化及休闲健身等复合型空间,同时明确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米,提升居住舒适度;

另外规定了住宅首层应局部架空,实现公共活动空间在小区内部的延伸,形成交流互动、开放共享、视线通透的公共开敞空间,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


03

顺应社会发展形势,推动停车供需平衡,精细化设置地下停车位配建标准


此次修编按“户”进行配建地下停车位,可更好地适应住宅市场户型变化,对各类户型产品车位供给有较明显调剂作用,既可解决以大户型为主的改善性住房地下车位配比过高的问题,又能适度提升以中小户型为主的保障性住房等产品车位配比,做到“车有其位”,进一步提升停车位管理精细化水平。


04

加大建筑立面支持力度,鼓励高品质建筑设计,提升城市景观风貌


鼓励公共建筑实施立体绿化,明确各类建筑第五立面管理要求,将屋面空间打造成整洁有序、环境舒适的活动场所;

将建筑外墙外饰面层、公共建筑的空中共享平台纳入容积率奖励政策,以利于打造高品质建筑立面效果;

明确原生地形地貌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以利于打造良好的城市景观,塑造公园城市特色风貌。


05

适用情形兼顾公平与普惠,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在适用时间节点层面,明确在本规定施行前已取得规划条件且合法有效的建设工程,依据原规划条件执行;同时明确目前新旧版本过渡时期出具的规划条件中《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规划报建时生效的版本,即过渡时期取得的土地可执行新的技术标准,兼顾政策实施公平性和政策普惠性。

另外本规定明确建立跟踪评估及动态修订机制,以及时跟进城市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强化技术规定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编辑 | 彭棣、钟诚

审核 | 吴敏

来源 | 成都日报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